林莽散文新著《在大地的果盘里——札记五味》出版

作者:钟禾   2024年01月10日 10:41  《诗探索》    1035    收藏


aa


前  言


这本《在大地的果盘里》的散文集,收入了我的五种不同内容的札记:在家附近郊野公园一年四季的感受;童年时期对家乡的记忆与回顾;青春年代插队在白洋淀,对那里自然风情的素描,以及在那里生活的往事记述;对中国西部文化、历史和那片古老土地的体验与领悟;再有就是我在欧洲旅居的部分札记。所有这些文字都是与大地相关的,都是有感而发的真诚的记录。

我一直认为,人与自然、与土地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没有和大地有过亲密接触的人,会缺少许多真切的生命体验。一位诗人,缺少了与土地、与大自然的接触,缺少了那些触及肌肤的风、霜、雨、雪,或许他的诗中就会少了某些神秘的力量。

如果从这种角度上说,我是幸运的。童年有过几年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经历,青年时代最美好的年华是在华北水乡白洋淀度过的,后来又有了走遍中华大地和到一些国家游历的机缘。在大地上行走,是山川河流,人文历史照亮了我内心积蓄的期待与向往。

古希腊神话中的大地之子安泰,是海神波塞冬和大地母神盖亚的儿子。他是一位巨人,只要和土地相触,就能吸取无穷的力量。但他又是一个恶神,杀戮和吞噬了许多的生灵。大地就是这样,它既给予又索取,人类就是这样抗争着,繁衍和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上。

我的这些与大地相关的文字,也许还没有很好地写出我身心的感悟,但它们是真切的,是融入了我的生命体验的。它们是感恩的文字,我更希望它们也能成为对大地的奉献。

是的,因为整理、编写《在大地的果盘里》,再次体会到,这些年在大地上行走,进一步增加了我生命中的向往与爱,它们让我的人生更丰满,更充实。我们有幸来到这个蓝色的星球上,我们应该感谢它的馈赠与眷顾,应该珍视生活和生命,珍视我们获得的有限的机缘,并满怀虔诚地面对这一切。


林 莽

2022年7月16日


640


林莽,1949年11月生。1969年到河北白洋淀插队,开始诗歌写作。是白洋淀诗歌群落和朦胧诗的主要成员。《诗刊》编委,北京作协理事,《诗探索•新诗选》名誉主编、《中国年度诗歌》主编。著有《我流过这片土地》《永恒的瞬间》《林莽诗选》《秋菊的灯盏》《记忆》等诗集多部。还著有诗文画集《时光瞬间成为以往》《穿透岁月的光芒》和《林莽诗画集》等。


640 (1)


选  读


林中札记(十二篇选一)


一枚残月,像是用粉笔,被轻轻画在了蓝天上


立秋过后,天气并没有明显的凉爽下来。现在的天气也不同于过去了,记得我少年时的北京,冬天真的滴水成冰,但八月下几场透雨,天气马上就凉了。而现在的冬天不再那么冷,夏天热的时间也延长了,即使入了秋,天依旧很热。

立秋后,白玉簪花开了,在晨光之下,在一片发亮的绿色阔叶丛中,它有着纯净的洁白之美。有一丝似有若无的茉莉花般的幽香,在清晨的空气中漂浮着。那带着露珠的白色花蕾,的确有着白玉般诱人的色泽。

北京人都叫它“玉春棒”,也许是从花蕾的形状来命名的。在那些老北京的四合院里,它们一般都被种在院子南墙的背阴处,或是丁香、海棠树的下边。玉簪花开时,期待中的秋天就要来了,它们同初秋的微风一样,为人们送来了心灵中渴求已久的快意。

它们是老北京四合院里的花,像那些有良好教养的,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女子一样,有着高雅而内敛的美。

与它同宗的紫玉簪是随着暑热盛开的,它已经开了有一个月了,如同那些开淡绿色小花的国槐,我们注意到它时,那些小靴子样的花瓣已经开始败落了,远远看过去,如同落了一层淡绿色的雪。是的“洋槐花落了 笨槐花落”,秋蝉的叫声也更为盛大了。

昨夜落过雨,清晨,晴空明澈,一枚残月,浅浅的,像是用粉笔,轻轻地画在了蓝天上。


洋槐花落了 笨槐花落∕春末很快就到了酷暑∕布谷叫过后蝉鸣一天胜过一天∕也许是缺雨也许是虫害∕有些叶子开始变黄∕一场小雨 枯叶落了一地∕那位每天坐在林荫里的老人呢∕已经有几天没见了∥电话里她说:“一郎的纪念集出来了∕里面也收了您的诗”∕细想 那已是前年融雪时的事了∕电话里我不敢多问 怕她泪水决堤∕怕她内心的苦化为隐忍的抽泣∥一个多么优秀的诗人啊∕那么快就走了∕是啊 林木森森 众生云云∕不只是秋天才落叶子——《不只是秋天才落叶子》


在林中散步时,接到了江一郎夫人的电话,说纪念集出来了,要给我寄书。我不敢多问,心中的苦,有时是不能碰触的。回到家里,便写了这首既是纪念也是缅怀的短诗。


(注:江一郎,浙江温岭著名诗人,获得过首届“华文青年诗人奖”。2019年春因病辞世。)


640 (2)



童年的故乡(九篇选一)


它不是“小银”


我记得很深的还有那头驴,当然它不是“小银”。它比西班牙希梅内斯的那头小毛驴要高一些,背部的颜色也深一点儿。它大部分时间是在磨坊里,眼睛被蒙了布,不知路途地在磨道上转。我不是很喜欢它,当然不是因为后来的那件事。

我更喜欢那只大黄狗,我们都叫它“黄子”。

那是秋天,地里的庄稼熟了,我坐在驴背的驮架上,和人们一起去驮庄稼。也许是驴很久没有吃到鲜饲料了,一见满地被割下的红薯秧,便挣脱了缰绳,将我一下摔在了路上,木制的驮架砸在了我右侧的小臂上,手一下就不能动了。那会儿我只觉得眼前突然失去了平衡,秋天的田野也旋转了起来。黄子突然大叫着,冲到了驴的前面。

奶奶带着我穿过村子,在一个水塘边的房子里,请一位满脸皱纹的老奶奶看我那只不能动的手臂。她看了好一会儿,用手抻了几下,就用夹板固定了起来。听奶奶说,我脸上的汗珠直淌,但始终没有喊疼。晚饭后,奶奶打开夹板看我的伤势,她握住我的手向前轻轻一拉,只听“咔”的一声,手臂折断的部位变得平直了。我记得那时天已经完全黑了,炕桌上点了煤油灯,大家都围着我看,那声音好像让所有的人都松了一口气。半年后,我在北京的一家医院里照透视,医生说,几乎看不出是骨折过的。那时我五岁,旺盛的生命力很快就掩盖了那痛苦的记忆。那驴子并没有受到什么惩罚,它依旧在磨坊里走那条没有尽头的路。当然,它也不会知道,关于一个孩子骨折的经历。

有人说往事如烟,但小时候的往事是不会飘散的,它们简洁而清晰地勾画出了我的童年。养伤的那些日子,黄子成了我最好的伙伴。我走到哪儿它总是跟到哪儿,摇晃着它那粗大的尾巴,似乎随时都在等待着我的呼唤。

乡村的夜晚是那样的寂静,白天喧闹的鸡群已都上了窝,为防止黄鼠狼的袭击,鸡舍用一块石板封上了门。忙碌了一天的毛驴也吃足了草料,站在它的圈里睡着了。黄子俯卧在门前的石阶上,守护着我们的家。夜晚的狗叫声传得很远,一阵一阵的,似乎在彼此传递着消息。黄子很少叫,偶尔在一片狗吠声中,我也能听到它粗壮而短促的叫声。很多年后,我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听到了另一种犬吠声。那是牧羊犬的叫声,它们发出的不是“汪、汪、汪”的有节奏的声音,而是狼一样的长长的吼声,在草原那星空低垂的旷野上,那声音体现了野性的力量。那时,我想起了黄子,如果把它放逐在大草原上,它会不会像杰克·伦敦笔下的那只混迹于狼群的狗一样发出荒野的呼唤。

华北平原上的乡村是祥和而寂静的。那头使我致伤的驴不是有意的,当然它也不是“小银”。黄子的温顺更多于它的野性,村子里的许多狗都很怕它,但对人它总是顺从的,不论何时,只要我们想要它,只需“黄子、黄子”地一叫,它便会出现在你的身边。有时,它听到了呼唤,会从很远的地方跑回来,在我们面前摇动它粗大的尾巴表示歉意时,你会看到,它的腹部还在一缩一胀地喘着粗气。当我们抚摩它光滑的脊背,它就蹲下来看着你,表现出一副满足了的样子。

黄子和那头毛驴都已回归了养育它们的那片土地,在我的记忆中,它们和我童年的生活是永远融为一体的。


640 (3)


水乡札记(风情篇)(九篇选一)


黄昏


黄昏是伴着归家的桨声来的,船只在村边的停泊处相互碰撞着,发出低沉而舒缓的声响,它们暗褐色的船体挤在一起,失去了主人驾驭中的生机与灵气,无可奈何地漂在黄昏的水面上。这样的“码头”在水乡随处可见,人们将船头上拴有短绳的木棒插在河岸上,便扛着桨回家了。

淀子的远处,夕阳下闪烁的水面渐渐变成了几条狭长的光波,最后,消失了明晃晃的金属的光泽,归于一片灰色的沉静。村子里的炊烟也渐渐消失,那股苇草燃烧的气味变得越来越淡。

当灯火在每一个窗口闪动,淀上那些小小的水乡村落,仿佛寂寥天空中的星座,几粒星光般的灯光,闪烁着,标出了它们所在的位置。村子那么小,只有一条街,长不过百米,房子挨着房子,像城里的大杂院,邻里互答,人密集得像大淀里的苇子。

那年秋天,我从家赶回插队的村子,因汽车晚点,赶到县城码头,太阳已经下山了。接我的船等得有些着急了,因十几里水路还得走近两个小时。黄昏的风吹得很凉,不能再像往日那样,只身躺在船头听舟楫的吱呀声。船在水面上滑行,四周一片寂静。船击起的浪花随着桨的起落,有节奏地拍打着船头。那声音听起来很美,像一组不断循环的卡农曲。船穿过水域开阔的大淀,直向村子驶去。西边天空淡紫色的云朵,转瞬间变为了灰蓝色,村子的轮廓成了一片剪影,村口那棵大树也融入了暮色中。远远看去,如同一只浮在水面上低垂头颈的大鸟,如果谁这时大吼一声,也许,它就会突然地展翅飞向黄昏的天空。

很远就能听到村里的嘈杂声了,接着就看见了闪烁的灯光。当船驶进村边的河道,便看见吃过晚饭的人,三五成群地聚集在村口岸边的空地上,秋天的蚊虫不再干扰闲谈的人们。如果是夏天,饭后,人们便会登到平顶的房上乘凉。淀里吹来的风,会使那些肆虐的蚊虫站不住脚。白洋淀的屋顶都是平整的,三面围着尺把高的子墙,平日里,它可以充当场院,堆放芦苇和粮食,夏天便成了人们乘凉的空中庭院。据说洪水泛滥的年月,船可以直接拴在屋顶的子墙上,屋顶便成了一片小小的陆地。因而,水乡的人们将房屋修建得很坚固,房子内外都是用石灰和砖砌成的,它们即使在水中浸上几日,也会是安然无恙的。

水乡的村子,就像一艘在岁月的长河里游动的大船,载着成百个家庭,浮荡在生活的水域里。而黄昏是这艘大船最温馨的时刻,人们从四面八方归来,汇入炊烟袅袅的村子。母亲呼唤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从村子这头传到村子那头。那叫声在一片低沉的旋律中显得格外的明亮与高亢。那声音让异乡的人想到了远方的家。

此刻,月亮正从水面上升起,波光闪烁,倾诉着黄昏里许多让人动情的往事。


640 (4)


水乡札记(往事篇)(九篇选一)


走入水乡


1968年我们是在不断的告别中度过的,许多同学、朋友离开了北京,有的到了东北,有的到了陕西,有的去了内蒙古或云南……北京火车站送别的场面是悲壮的,站台上挤满了送行的人们,有白发苍苍的老人,有中年的父母,有年轻的同学或兄弟姐妹。车窗口挤满了探出的头和挥动的手臂,列车开动的瞬间,呼唤和哭泣的声浪几乎能将整座车站掀翻。想起诗人食指的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浪翻动……北京站高大的建筑/突然一阵剧烈地抖动/我双眼吃惊地望着窗外/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阵阵告别的声浪/就要卷走车站/北京在我的脚下/已经缓缓地移动……”食指的诗写出了一个离开北京的青年学生的心态,那些送别的场面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中。

从1968年的夏天到1969年的春天,我拒绝了两次到陕西和东北的下乡分配,与几位朋友多次到白洋淀实地考察,最后决定自行到这个被称为华北明珠的水乡插队。

那年夏天,我遇到高中同年级的同学崔建强,他说他和几个朋友已经联系好了到白洋淀插队,说他们去的村子人数已经满员了,你如果想去,可以自己去那儿的县城联系。那是“文革”的中期,只有占据县城的一派接收下乡知青。于是我找到同班同学张大为,商议一同到白洋淀联系插队。我们询问了大致的情况,做了一些简单的准备,带上水、干粮、一些钱、一些粮票、手电筒,我借了一辆自行车,与大为开始了第一次往返京城与白洋淀的三百六十公里的里程。

我们沿着京广线,经丰台、窦店、涿州、高碑店、定兴一路向南,到徐水转向东,经三台镇再到安新县城,整整骑行了十二小时。回来时走同样的路线,遇到很大的西北风,有时只能推着自行车前行,回程用了十六个小时。那年我们十八岁,正是精力最旺盛的年纪。因为长时间的骑行,下车时人无法站稳,摇摇晃晃险些摔倒,缓了许久才能正常行走。那天从清晨出发,到达白洋淀县城时已近黄昏,我们举目无亲,沿着县城东关码头的大堤走到了大张庄,向一位带孩子的中年人打听,附近有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他看我们是两个不谙世事、疲惫不堪的小青年,就把我们带到了自己家里。招待我们吃了晚饭,还留我们在他家里住下。后来我仔细想,我之所以下定决心到白洋淀插队,不仅因为孙犁对它的描写,也不仅仅因为这里是北方唯一的物产丰富的鱼米之乡,是因为这位朴实的白洋淀人,让我深深感知了这里人们的善良与真诚。因为当时太年轻,只知道一再地感谢他的招待,只知道他姓张,没有记下他的名字。第二次来时,面对一片相似房屋的村落,几经打听,怎么也找不到那户人家了。时间长了,这在我心中仿佛成为了一个故事,一个幻觉中的故事,仿佛一个救助过他人的仙人,做完好事,人和房屋就消失在白洋淀水天一色的浩渺中了。

第二次的考察,有两位女同学也加入了进来,因为她们骑行得慢,还没到县城,天已经大黑了。我们只好在半路上找了一家大车店住下来。大车店是一片场院,几间土坯房。店主让我们男女五人住在一条铺了苇席的土炕上,好在天气不冷,我们和衣而卧,吹灭油灯后,劳累中的我们刚刚要入睡,突然觉得后脖颈火辣辣地疼,急忙起身用手电一照,只见许多的臭虫四处逃窜,再细看,房顶上,泥皮墙的裂缝里,到处都是臭虫。我们的惊叫,惊动了店主。他说,这房子已经很久没人住了,这些饿极了的臭虫终于等来了你们这些可口的荤腥。

屋里实在无法睡了,店主让我们打开了一捆新的苇席,铺在场院的两辆马车的下面,再围上两张席子,搭成了两个简易的窝棚,以遮住夜半的露水,我们就那样度过了骑行了一百多公里后的劳累的一晚。

第三次去时,距县城还有六十里路时,天突然下起了纷扬的大雪,最后的十几里路因为积雪太深,我们只能推车步行。雪深没过了鞋面,到达县城时,裤角和鞋袜子都湿透了。我自行车一侧的脚踏板,也不知什么时候,掉落在了那一片雪地里。

考察中,我们也曾到过几个已经入住到村里的知青集体户,因为也是刚刚入住,他们的生活条件十分简陋。房子是临时借用的,低矮破旧,有的只是睡在铺了麦秸的地上,门窗也是破损的,那种艰苦是现在的人们无法想象的。有一次到了一个村子,正赶上午饭时候,为了招待我们几个不速之客,主人拿出了从北京带来的以应不时之需的挂面,煮了一锅,没有调料,每人撒一些盐,为了更有味道,主人又拿出了一包味精,每人加上一些,就这样解决了一顿“客饭”。

同我一起考察的几位同学,也许是路程的艰难,也许是因为生活的毫无保障,只有我留了下来,甚至迁了户口的两位女生,后来也都转到东北兵团去了。因那时候当地两派武斗,接收我们的人一时回不到村子里,他们在县城“搞革命”,我们也无法下到村子里。办好了户口和插队的手续,我又在北京等候了几个月,“文革”中的两派都被部队收缴了枪支,派性斗争缓解了,我也可以入村了,为了不孤单,我将哥哥也办到了白洋淀,于是,北何庄有了我们两个来得最早的知青,我被分到一队,我哥被分到了六队。

那段近一年的考察期,我了解了白洋淀的基本情况,这里是北方唯一的鱼米之乡,芦苇是它的主要经济作物,芦苇多的村子收入就多。我走了白洋淀的许多地方,那时因为连年干旱,淀里水位很低,浅水的区域已经干涸了,有些村子不用坐船,骑车就能到达了。记得有一次,我们从安州向北,经干涸的藻苲淀,穿行过我后来插队的北何庄,那时因为还在考察之中,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目标,也没有认真地观察村子的情况,只记得,穿过村庄时,推车经过了一道很深的沟,后来才知道那就是漕河的主河道。以后我多次坐船从这条河,穿过水波荡漾的藻苲淀,抵达县城的南关大桥,再搭其他的船只,到淀区其他村庄的朋友们那里去。这些都和一条曾经干涸了的,冥冥之中相遇的古老的河道相关。

1969年夏季多雨,白洋淀又蓄满了水。深秋,我们从安州上船,经八里水路,第二次踏上了北何庄的土地,在我青春最美好的年华,在这个小小的水乡村落里生活了六年。那些给予了我许多帮助的乡亲们,那片生生不息的养育过我的淀水,那些在风中起伏的芦苇,那些清晨或暮晚,都在我的心中。这里也成为了我写出了第一首诗的第二故乡。


640 (5)


西行琐记(十二篇选一)


行走在最古老的土地上


远离了高速公路,在那些名不见经传的山中行进,山坡上树木杂陈,道路曲折迂回,在这样的地方,我们有可能回到以往的最朴素的生活中。

十几年前,我和牛庆国、蓝野等诗友,同乘一辆中巴,从兰州出发,走临洮,经渭源,过莲花山、首阳山,到天水。一路上遇到了许多神奇的事,有时,甚至有了某种穿越之感。甘肃陇西莲花山一带,是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的过渡带,那里海拔两千米左右,降水较多,是大禹疏渭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发生地。宗教圣地莲花山,又叫白玛山,也被人们称之为西崆峒山,多种民族在这里生活过,多种宗教也在此地繁衍。

十几年前的陇西渭源,还是一个自然而偏僻的地方,我们沿着乡间公路蜿蜒曲折而行,途经一个山坳时,不远处突然传来了花儿悠远而高亢的曲调,听不清唱的什么,但那曲调在山坳里显得那么自然而动听。循声看去,一位十几岁的少年,坐在一棵很大的老槐树的枝杈上唱着花儿。听到我们的车声,他停了下来。我们下车与他交谈,是一位放羊的小羊倌,羊在山上吃草,他爬上大树唱给自己和羊群听。莲花山一带,每年六月有花儿会,这个传统已经有几百年了,因此,这里的人们都会唱几口花儿。我们请他再唱一首,但那男孩有些不好意思,我们也不好再强求。聊了一会,知道他是个中学生,暑假回家帮助家里放羊。那棵老槐树应该有几百岁了。我们问了首阳山的所在,他说前面不远就是了,于是挥手告别继续赶路。当车转过山坳,身后又传来了那个少年的歌声,在山地中是那么悠然而空灵,像是在为我们送行,或许也算是对我们请求的应答吧。那声音是那样的自然而美好,有时偶然想起,就会回荡在心中。十几年过去了,那个唱花儿的少年现在生活得怎么样了?这偶然的路遇,甚至让我时常有了一丝惦念,那个山间的少年歌者现在应该有三十多岁了。

转过几个山坳,在一个缓坡的岔路口,我们看见一个穿灰色衣裤的中年人蹲在路边,下车问路,才看出是一位卖蛇人。一个笼子里装着几条大小不一的蛇,在这穷乡僻壤,我们一路上也没有遇到几个人,他的蛇要卖给谁呢?交谈中,他的话我一句没听懂,但他似乎知道我们要去伯夷、叔齐墓,便向一条草木丛生的小路上一指,就不再说话了。我们惶惶然向那条小路进发,几百米后就看到一个青砖砌成的像一个门楼的碑座。碑文是:“有商逸民伯夷叔齐之墓”,碑文字体端正、大气,细看是左宗棠所书。碑后一小山的右侧,在草木之中,一座高有丈余,长满了草木的很大的坟丘矗立在那儿。我们驻足仰望,那一片葱茏的坟茔已经许久没有人来过了。我们随地摘了一束野花,献于墓前,行礼叩拜。为了表达敬意,我们一行又拂开荒草,绕墓地转了三匝,后在静默中离开。再到那个问路的山口时,那位神秘的卖蛇人也已不见了踪影,好像冥冥之中,他就是一位来为我们指路的人。

首阳山在下午的阳光中投下它深绿色的身影,伯夷、叔齐已经长眠了三千多年了。他们当年从燕山的孤竹国,一路西进,投奔以礼治国的周文王,文王已辞世,武王欲伐纣,兄弟二人拦马进谏不得,著延渭河而上,至首阳山,因不食周粟而亡。这个发生在三千年前的故事,到底是贤者守礼,还是愚夫凝滞,不同的人们各取所需。也有人说,他们的死,是中国原始民主社会终结的见证。尽管其说不一,但这故事之中,却有许多有意味的情节值得我们思索。于是历代各地建了五座伯夷叔齐墓,河南三门峡偃师首阳山,陕西岐山首阳山,河北迁山首阳山,山西和顺首阳山。而根据史料考证,最正宗的还应是甘肃渭源的首阳山。

“登彼西山兮,采其薇兮。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这是伯夷去世前作的《采薇》歌,源于《史记》,是司马迁所记,是否真有其歌,我想还应考证。作为这样的作品,本应收入《诗经》秦风之中,那也应是最好的作品了,但为什么孔圣人将其遗漏了?

出了首阳山,我们又拜访了一座莲花山的道教寺院。寺院在一个平缓的坡地上,有些荒芜,大门洞开,呼之无人应答,我们径直进入甬道也长了许多荒草的院子。这时,西屋走出一位灰袍长发的道士,脸上仿佛涂了烟灰。与其问候,所答均非所问,体态羸弱,随风而飘。

我突然想到那个卖蛇人,想到莲花生大士,想到了云游五届,羽化于此地的广成子……

那时的渭源县城还很陈旧,没有什么生机,但让我震惊的是那座跨度很大、造型很美的廊桥。据说它始建于明洪武年间,是渭水上游第一桥。历代几经翻修,又于1934年重建了一座纯木结构卧式悬臂拱桥。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年久失修,不能登临的陈旧而巨大的廊桥。因为渭水已不再是一条滔滔大河,宽度三十多米的河道中,只有宽不盈尺的涓涓细流,沿着干涸的河道,可以走到桥下,依旧能看出木质结构做工的精巧。据说廊桥上悬挂着历代名人对这座古桥的题字,新桥建成后,又增加当时一批民国政要与名人的题字。历史变迁,山河更迭,这里曾是中华文明最早的发祥地,从伏羲到商周,从大禹治水到这座美丽的廊桥,这的确是一片古老而神奇、水土丰盈、气候宜人、适于生活的土地。

不记得是哪个村镇了,我们路过时有些微雨。街道仿佛是石板路,两边的铺面都是经年累月后变成了深棕色的木板门窗,真仿佛到了四川或江浙一带的山里的某些村镇。再向前走,一直平缓的道路陡然开始下降,汽车沿“之”字形道路下了一个很大的陡坡,回头看时,我们是从足有百米的高台上,下到了一个河谷地带的平原上。有人告诉我,前面就是天水了。

这时天边涌上来一片乌云,夕阳从山边斜照过来,那乌云发出半透明的深墨绿的色泽。不知为什么,我突然想到了在临洮看到的那块有月出云端图案的洮砚。那砚做工极为简单,一块椭圆形的岩石,简单的打磨与雕刻,桂树枝边透过墨绿色的石韵,一轮隐约可见的明月浮在其中。“明月出关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这是巧夺天工的制造,我想它也一定是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的象征。

神奇而苍凉的西部风情,在大自然中,在历代文人们的诗与词中,它们也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身心之中。


640 (6)


散点观花(十二篇选一)


内卡河边的诗人之屋


一位诗人告诉我们: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他就是德国诗人荷尔德林。他曾在德国南部黑森林中的小城图宾根生活过。

图宾根是一座大学城,或者说它就是一所大学。图宾根大学有近五百五十年的历史了。它背靠七座山峰,内卡河穿城而过,是一座美丽又具悠久文化传统的小城。古色古香的市政厅,哥特式的大教堂,许多建筑都有着古典的装饰之美。黑格尔、歌德、黑塞都曾在这儿生活过。图宾根大学有十位诺贝尔奖的获得者。

诗人荷尔德林,毕业于图宾根大学的神学院。他的旧居就在内卡河的北岸上,一座黄色有圆塔的小楼,掩映在绿树丛中,现在是诗人的展览馆,人们叫它荷尔德林塔。这位后半生患有精神疾病的诗人,在这所房子里居住到去世。

2017年夏天,我们从慕尼黑到纽伦堡,再到罗腾堡,又来到这座小城,入住内卡河桥头的一家酒店,从酒店的窗户能看到内卡河、大桥和山上绿树丛中的少半个城区。夏日的内卡河分外热闹,桥上人流与车辆不断,桥头的岸边有多家餐厅和酒吧。游船的码头上有很多种船只,还有在别处很少见到的,很大的,上面有桌椅的木筏子。更让我感到惊奇和亲切的是,除了游艇,所有的船和木筏子都是用竹篙撑着行驶的,这让我想起了我插队时的白洋淀,我所在的那个村子是浅水区,村民们撑篙的技术是淀区里最出色的。我在那儿六年,用篙驶船也非常的在行。

那些大木筏上和游船上的人们与岸边或大桥上的行人们相互招手,有的将啤酒杯高高地举起,音乐声、欢笑声让平静中流淌的内卡河也欢快了起来。

从桥边可以走到内卡河的河心岛上,那是一处长长的浓荫避日的岛屿。几排高大的悬铃木,树冠与树冠连缀成片,两边河流上的风吹来,空气清爽宜人,那些树木应该有一百多年了,一些人斜靠着粗大的树干读书,一些年轻人相拥着坐  在河边,甬路上走着三三两两散步的人,那是个夏日里纳凉的好地方。

那天下午,我们沿着上坡的主路看了大教堂、市政厅,还有几个16—17世纪的老房子。转到河边的荷尔德林旧居,因周一不开馆,只能在门口拍了几张照片,就在桥头的酒吧休息,要了几杯当地的白啤酒,坐在凉棚下看风景。一阵风后,乌云不知从哪儿涌了上来,雨接着就来了。很快又雨过天晴了,阳光透过云层照在山地的树木与层叠的建筑上,它们让我想起了奥地利20世纪初的著名画家克里姆特的风景画,他那些类同点彩的后印象主义,斑驳而丰满的画面。红色的、黄色的、白色的房子,那些水中变幻的倒影,是那样的丰富、和谐、寂静而典雅,而内卡河两岸的风光就是如此的。

那些雨后在光影中变幻的云层,也让我想到荷尔德林的诗句:“幸福的群神踏着柔软的云层在太空的光芒里遨游”。这里还曾生活过一位英年早逝的中国诗人张枣,他曾在图宾根大学任教,我也因此记住了图宾根这座小城。当我走在河心岛的甬道上,看见对岸荷尔德林旧居,想到张枣那首最著名的诗《镜中》,再次感到了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这让我突然有些恍惚。我想,我现在走过的河心岛甬道,歌德、黑塞、荷尔德林、张枣他们一定也走过,那些高大的悬铃木一定会记得他们,他们在这儿思考过什么,他们的哪首诗是在这里构思的?在图宾根那个晚上,我写下了《在图宾根想起一位诗人》这首诗:


内卡河缓缓地流∕夏日的图宾根阳光下有阵雨降临∕我们在岸边酒吧喝小麦啤酒∕看用竹篙行驶的木筏和悠闲的人们∕我们谈到那些年∕谈到诗歌 黑塞和荷尔德林∥在我心中 这座与诗歌相连的小城∕没有“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我却相信会有“幸福的群神踏着∕柔软的云层在太空的光芒里遨游”∕你看那些飘过教堂顶部的白云多么舒展∕河心岛上两排遮天避日的巨大的悬铃木下∕一定有过诗人们独自漫步的时辰∥英年早逝的诗人张枣∕让我记住了这座小城∕内卡河边那座有圆形房间的橘黄色小楼∕居住过在此辞世的荷尔德林∕一所建于十五世纪的大学∕一座古色古香 山水相依的小城∕在遥远的异国他乡 在图宾根∕我想起了一位英年早逝的诗人——2017年8月1日于图宾根


注:引文为诗人张枣和荷尔德林的诗句。诗人黑塞也曾在此生活过。


荷尔德林因精神疾病后半生困守在这里,张枣因癌症匆匆从国内回到这里,没有多久便告别了这个世界。他们抛开了世俗的一切,将他们的诗留给了我们,也留给了图宾根和匆匆而行的内卡河。


640 (7)


编辑:简直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