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刊》2024全新改版:打造新时代诗歌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作者:黄尚恩   2024年02月19日 10:15  文艺报    1    收藏

2024年,《诗刊》将全新改版!”202311月,《诗刊》社在微信公众号上发布了这样一条信息。很多诗人、读者都在期待:新版的《诗刊》会有怎样的面貌?近期,《诗刊》2024年第1期、第2期相继出刊,此前的上半月刊、下半月刊合为一本,共208页,全新设计、全彩印刷,从装帧上看,正如有读者所说,“刊物显得更厚重了”。就内容而言,“新年新气象”,“出现了很多新的面孔”,“有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11

《诗刊》2024年第1期


优化栏目设置,尽量做到覆盖广、定位准


经过百余年的发展,中国新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呈现出丰富的样态;与此同时,传统诗词创作在当下依旧繁盛。《诗刊》长期以来以多样的栏目呈现诗歌的发展动态。以此次改版为契机,《诗刊》进一步优化了栏目设置,有增、有减,也有合并。

新增加的,有“第一现场”“大家阅读”“长调歌行”“散文诗萃”四个栏目。其中,“第一现场”是新版《诗刊》打头的栏目,旨在推出具有“当代性与在场感”的诗作。在这个栏目中,第1期刊发了30位诗人的作品,占67个页码;第2期刊发了47位诗人的作品,占75个页码,占据了整本刊物约三分之一的篇幅。“大家阅读”栏目每期推出一位知名诗人的新作、创作谈和创作年表。“长调歌行”聚焦当下盛行的长诗写作,“散文诗萃”则刊发散文诗作品,这就进一步扩大了《诗刊》的内容覆盖面。诗歌评论家罗振亚表示,相对于抒情短诗,中国的史诗与抒情长诗创作相对薄弱。当下是一个能够产生、也呼吁产生“大诗”的时代,所以“长调歌行”栏目的设置适时又必要,这既是对诗人创作实力的展示,也是繁荣长诗文体的倡导。另外,从鲁迅的《野草》开始,散文诗创作始终不绝如缕,新世纪以来更是形成了一股小热潮。开设“散文诗萃”栏目,有助于进一步激发散文诗创作者和爱好者的创作热情。

合并或者微调的栏目,则更多了。比如,“百家诗论”整合了原来的“诗学广场”“茶座”两个诗歌理论栏目;以“数字诗界”扩容原来的“E首诗”和“中国诗歌网诗选”;“后浪新声”是对原来的“校园”栏目的扩充,原来基本只刊发大学生的作品,现在覆盖所有年龄段的学生;“千家短歌”是对原有“短歌”栏目的调整,原来可以发组诗,现在每人只发一首短诗。“双子星座”“国际诗坛”“当代诗词”继承了原有的栏目,但在刊登内容和篇幅上也进行了微调。青年评论家李啸洋认为,经过增删、调整,新版《诗刊》的栏目更加丰富,既注重各体诗作,也重视诗论、翻译,既关注新人,也聚焦名家。此外,每个栏目的定位更加精准,栏目与栏目之间的区隔更加清晰。绝大多数的栏目,读者一看名称,就能够知道编辑意图;个别的栏目,如“千家短歌”,没有过多的限制,某种程度上也保持了刊物的开放性和延展性。

据了解,为了让每个栏目都能找到合适的稿件,《诗刊》社对编辑制度进行了调整。以前是由一两个编辑主要负责一个栏目的稿件,现在调整为每一个编辑都可以提交所有栏目的稿件,以增强编辑发现好稿件的积极性,切实提升收获好稿件的可能性。另外,要求编辑不断延伸选稿工作的覆盖面,进一步重视自由来稿,积极通过已有作者寻找新的作者,关注各个网络平台上的诗歌,发掘更多优秀的诗歌新人。《诗刊》主编李少君说:“‘《诗刊》要从形式到内容呈现出新的面貌’,这是中国作协党组对《诗刊》提出的要求,也是时代和读者的殷切希望。这就要求整个编辑团队努力开拓创新。现在新的第1期、第2期出来了,但这只是开始,我们会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不断改进,推动《诗刊》工作高质量发展。”


强化诗歌的人民性、时代感,保持风格多样化


栏目的变化背后,是办刊理念、选稿标准的更新。《诗刊》2024年第1期在“第一现场”栏目以头条的位置推出了诗人温馨的作品:“刨开表面上的粗粝/矿石内部,柔软,仿佛我的心/被命运不断改写,而变得淡然、温顺”(《采场上,掏断裂的轴》);“厚厚的采场,一部生命之史书/我感恩一路落下的点点星光,一颗颗碎石子/陪我劈开了心野里料峭的险峰”(《采场上,我用一块矿石敲击另一块矿石》)。温馨是攀钢矿业公司朱兰铁矿检修作业区采修大班的一名焊工,在采场工作已有25年,她的诗歌有着鲜活的现场感。在微信公众号上,读者们纷纷在其诗作后面跟帖留言:“接地气,有铁打般的真情实感”,“直面生活的酸甜苦辣,又充满积极乐观的精神”,“到生活中去吧,源于生活的诗歌才有生命力”……

到生活中去,写出更多具有在场感、生命力的诗。这正契合《诗刊》社对于“第一现场”栏目的畅想:“在第一时间向读者推荐能呈现显豁的时代精神、山乡巨变、人民生活状态的,有着深刻生活感受、生命体悟的诗歌。”在前两期的“第一现场”中,有的作品书写地质勘探、冶炼钢铁等工作的状况,有的聚焦工业母机、纳米技术等高科技的发展,有的关注青年人在大城市里打拼、漂泊的感受,还有的描绘少数民族地区富有特色的生活场景……诗人李木马说,好的诗歌作品能够感动人,这需要作家坚持为人民而创作,善于从鲜活的现实场景中提取诗意,反映具有时代性的思想和情感。《诗刊》重点推出“第一现场”栏目,进一步强调诗歌的人民性、时代性,“对于我这个奋战在铁路一线的写作者而言,是一种重要的召唤和激励,今后要书写更多呈现铁路人鲜活工作与生活经验的作品”。诗人陈德根认为,普通读者喜闻乐见的诗歌,除了经验的鲜活性,还必须具有语言表达上的亲切。这需要诗人真正走进生活现场,学习人民群众生动的语言,同时进行诗意上的择取和提升。

媒介发展带来诗歌传播生态的变化,这是新时代诗歌发展必须面对的课题。“数字诗界”栏目是《诗刊》为了适应当前很多诗歌首先是在自媒体平台发表的现状而设置。评论家卢辉说,《诗刊》以往也刊发网络诗歌,但主要是从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栏目选诗。现在,选诗的范围扩大了,微信、微博、豆瓣、知乎、小红书、今日头条、抖音、快手、B站等平台都纳入视野之中,这有利于在互联网上发现更多的优秀诗人。从目前刊发的诗人诗作来看,大多是新面孔,而且有些诗歌带有天然的网感,这与传统纸质媒介上看到的诗歌有些微妙的差异。融合不同的诗歌美学,催生符合这个时代的诗歌语言,是诗歌融媒体发展的重要课题。

“呼唤对时代经验和审美经验予以高度融合的诗人,呼唤主调高扬、诗风清正、目光远大、至大至微、气象万千的优秀诗作”,同时“在艺术上强化兼容各种流派与风格”,这是新版《诗刊》的一大特点。“双子星座”“后浪新声”重在推新人,“大家阅读”着眼于名家新作,“第一现场”“千家短歌”等栏目不薄名家更重新人,长诗、网络诗歌、散文诗、传统诗词也分别有对应的栏目。《诗刊》副主编霍俊明表示,《诗刊》选稿,主要着眼于诗本身。强调作者身份的多元化,是希望各行各业的写作者都能在《诗刊》上展现自己的创作风采。不同的经验可能会催生风格各异的诗作,不同的栏目可以展现多样化的诗歌景观。作家蒋一谈有作品刊发于《诗刊》2024年第1期,读完收到的样刊,他在朋友圈中写道:“新改版的《诗刊》第1期,带给我这样的感受:广阔的谦逊——世界的远与近,心灵的轻与重,小丘与重山,河流与大海,历史的现代呈现,当下的承担与未来的期冀,还有中国人在诗中的面相、姿势与活法……”网友“一棵树”在中国诗歌网微信公众号上留言:“从整个目录来看,充满了丰富多彩的写作景观。”


微信图片_20240131104703

《诗刊》2024年第2期


加强诗歌理论评论,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


新改版的《诗刊》强化了对诗歌理论评论的重视。在“百家诗论”栏目中,设置了“经典诗论”子栏目,每期重新刊登一篇以往产生过较大影响的诗歌理论评论文章,比如第1期刊发叶嘉莹的《杜甫:集大成之时代与集大成之诗人》,第2期推出闻一多的《人民的诗人——屈原》。罗振亚认为,这些经典诗论对代表性诗人诗作、重要诗歌现象进行了深刻的阐释,可以为当下诗歌创作和理论批评带来有益的启示。这些诗论和其他探讨新诗与传统关系的学术文章一道,表现出刊物对传统诗歌、传统诗学的推崇,以及强化新诗和传统诗歌关系的美好愿景。罗振亚还注意到,“双子星座”栏目的评论文章,形式上也有了调整。在原来的“锐评”中,两个评论家分别以“正方”与“反方”的立场对同一个诗人的诗作进行正向肯定与反向批评,观点针锋相对固然有看点,但立场的预设决定评论者都只能停留在单向思维层面。现在改成不再预设立场,几位评论者从不同的视点介入,实事求是,好处说好,坏处说坏,这就敦促点评者的思维由单向的对峙变成了多维的碰撞和对话,有利于评论观点走向深入和立体。

为了做好此次改版工作,《诗刊》编辑部就“目前《诗刊》需要在哪些方面予以改进?”“《诗刊》应该重点推出什么样的诗歌作品?”等问题,采访于坚、欧阳江河等诗人,并将采访问答刊发于“百家诗论”栏目上。于坚在回答中说:“刊物要有尺度、门槛、尊严。”“好诗为准。不在于民间、口语、知识分子、书面语之类。诗好,怎么写都行。”欧阳江河在回答中谈道:“《诗刊》是需要改进的,因为社会一直在变,时代精神、时尚、风气都在变,诗风就更不用说了,包括诗意、诗歌本身的界定等等都在变。”对于这一举措,诗人周庆荣表示,阅读《诗刊》改版后的第1期,感觉这本重要的诗歌刊物自身在主动求变,明显看出在向“高品质”与“诗歌精神应该能动于我们日常生活”的方向努力。希望诗歌名家的建言今后能够多刊发。另外,还可以加强编者和作者、读者之间的互动。

坚守初心,方能继往开来。新版《诗刊》试图通过“经典诗论”栏目接续传统诗词文化资源,通过封二的“经典回放”栏目回顾《诗刊》所刊发过的经典作品,也回顾老一辈编辑们所作出的不平凡的贡献。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诗刊》必须承担起新的使命。2024年《诗刊》新设的一个个崭新栏目,刊发的一首首真挚诗作,体现着《诗刊》不断开拓创新的崭新风貌。而《诗刊》的变化也成为中国作协各报刊社网在新的一年改革创新的缩影。从《人民文学》直播“破圈”到《诗刊》的改版,严肃文学刊物正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打破固化思维、激发创作活力、扩大作家队伍,让文学更好地走向社会、走向大众。


编辑:池木

二审:牛莉

终审:金石开、符力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2.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3.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5.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6.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7.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8.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