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则不哭 ——回忆我和张同吾先生的点滴事

作者:七月   2015年08月18日 08:57  检察日报社    380    收藏

毫无疑问,中国的知识精英天生一种潜存于血管内的不屈因子,这种因子,在任何环境下,永远是昂首屹立和凌然淡泊之根,令人肃然起敬! 

8月8日上午,我正想着给先生张同吾去电话,告知待腿伤静养几日后再去医院探望他,却接到了先生已于9时47分溘谢的噩耗。 

我呆坐着,满脑子都是7月24日我最后一次见先生时的情景。那一天,先生给了我许多释然,也以他的内心惊人的顽强“欺骗”了我的眼睛。 

———那是下午15时许,先生见我进了病房,执意要从病床上起来。 

他的身形已经消瘦得近乎剩下骨架,化疗以后的头发虽然稀少,却梳得整齐。病房里很干净,尽管先生稍一进食就呕吐,病房里却找不出一丝渍痕。先生拒绝了我和护工的搀扶,自己走到紧靠病房阳台的椅子前坐了下来———我没有察觉到他起坐的动作有什么异样! 

我俩面对面地坐着,先生正襟危坐,责备我不该放下手中的事,跑到医院来浪费时间。 

我跟先生说,艾青夫人高瑛惦记着他,最近要去浙江参加《艾青抗战诗集》首发式,要离京几日,放心不下,嘱我务必在出发前过来看看。

众所周知,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那时艾青刚落实政策在北纬饭店暂住等待分房,先生写了《璀璨的明珠:<大堰河———我的保姆>》,发表在1980年8月的《诗刊》上。艾老对前来拜访的先生说,《大堰河》已发表47年,有了无数评论和赏析文章,你这一篇最好。 

时至今日这篇评文仍作为中学语文教材在沿用。确切地说,先生的文学评论生涯,就是从这时崭露头角并声名鹊起的。 

高瑛老师对我说过数次,艾老生前十分赏识先生。1996年5月艾老病逝后,先生坚持每年数次要到艾家走一走,像敬重艾老一样,敬重着高大姐(指高瑛)。诗人骆英提起先生对老一辈诗人的态度,赞不绝口;他说,中国诗歌学会,不仅要团结国内外的诗人、评论家,尤其要赓续同吾先生的作风,把老一辈诗歌工作者真正地放在心里,时刻关心他们,主动虚心地倾听他们的意见! 

先生的听力明显变弱了,所以我跟他说话语速很慢,以免他听不清我说什么。先生跟我说,他的状态非常好,护工在一旁忍不住嘟囔一句:相比上周以前,恶化了。 

我心里咯噔了一下,但还是坚信先生的话。这种坚信,源于我内心对先生战胜疾患的祈愿———我是无法接受这位才华横溢的诗坛首席“判官”迈不过这个坎的。

近40分钟的交谈,先生一直端坐着,尽管说话明显有些吃力,常停顿、喘息,可丰采依旧,才思依旧。要不是护士来测体温,我们还要继续交谈下去。 

我告辞的时候,先生固执地站起来要送我。如果不是我匆忙把病房门关上,他一定会坚持送我到门口。这不是臆断,是因为每次去先生家,辞别时先生总要送我到电梯边,并且为我摁下下行的按钮。 

我与先生相识较晚,记得第一次见面是在2011年的冬季,《解放军报》原文化部主任曾凡华老师给我打了一个电话,让我去全国政协西门接一下先生,说先生打车来的,上车发现没带钱包……那次一起见面的,还有雷抒雁、李小雨、程步涛……先生送了我一套作家出版社刚出版的他的文集。 

先生大名如雷贯耳,只是一直没有机会谋面。坊间流传的“生不愿封万户侯,但愿一识张同吾”,更增添了他的那份神秘。如今一见面,留给我的最原始的印象是,丢三落四、不装腔作势。 

我第一本诗集的评论文章是先生写的,发表在《检察日报》上。通过各种关系请先生写序、跋或评论的作家、诗人应接不暇,且以名家居多。能让先生为我的拙著写评论,是我不敢奢望的。拿到先生写的手稿时,我如获至宝,兴奋了很多天,原稿至今小心地保存着。

我对先生的景仰,不是因他的个人声望,而是一见面就有的世交般亲近、亲切。我离开职场后,一直对外隐瞒真相。直至我的又一本诗集出版,还是先生捅破了窗户纸。他说,他和小雨都很关心我的生活状况,为我写评论,是举手之劳的事,用不着客套。 

今年的2月14日,我给先生去了电话,本意是李小雨的追悼会,由我代他参加。电话那头,先生非常果断:“小雨的追悼会,我必须得去!” 

1993年的秋天,先生和李小雨在武汉结束某个会议后,当夜乘火车回京。途中先生突发灵感,跟小雨谈起创建一个全国性的诗歌学术团体的设想,一路畅谈,了无倦意……翌年的4月,中国诗歌学会成立。先生是学会的直接创建者,这段历史,已经载入了学会的史册。 

我与先生的联系比较频繁,即便不见面,也常通个电话或发个短信。李小雨追悼会不久,高瑛老师告诉我,几天前在协和医院邂逅了同吾,同吾看起来比过去瘦了很多;同吾只是说身体有几项指标偏高,但无大碍。 

我随后给先生家去了电话,他告诉我刚去医院取药回来,不用担心。再后来得知先生住院了,由于先生坚决反对我去医院,便一直没敢前行。其实,那时我无法知道先生住在哪家医院。 

李小雨追思会日期改了几次,是因为先生一直希望参加,要等他出院再开。我从广西回北京,第二天到了追思会现场,才知道先生因病不能出席,由海田代为发言。我给先生家里打电话,先生的老伴执拗半天,还是原来那些话,说医生不让探视,要我安心就是了。 

6月19日,我再次收到先生给我的短信。短信上说,他既然能写那么长的李小雨追思文章,可见身体状态尚好。因医嘱谢客,两个月后再聚。 

回想我最后一次见先生的一幕幕,包括他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我恍然大悟———先生是在用行动告诉我,他有足够的力量和意志,横穿鬼门关。 

8月10日是我的生日,8日先生离我而去,9日马来西亚诗人吴岸离世。我突然对生命有了前所未有的认真思考,但无论我如何洞悉其中的规律,内心的伤痛仍盘踞不散。我更愿意相信先生活在另一个时空,那里,因为先生的到来,每一朵花的花蕊,居然都是诗歌。 

事后得知,先生住院期间,常常疼痛得昏迷过去!什么是风骨?就是如先生那样,遭病魔百般蹂躏,却依然顶天立地,依然用自己的言行,将病痛踩在脚下,留给我刚毅的目光。 

所以,先生,今天我因您离去而痛,但不哭! 

(张同吾:诗歌评论家和活动家,曾任中国诗歌学会名誉会长。著有诗集《中秋月》,专著《诗的审美与技巧》《诗潮思考录》等。2015年8月8日上午9时47分在北京去世,享年77岁。)


责任编辑:Tia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爱中华 爱家乡”2024中国农民诗会征集启事
  2. 中国作协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专题研讨新时代文学更好助力乡村振兴
  3. 世界读书日·东岳雅集——《当下的诗意》分享会在京举行
  4. 以理想的诗意编织乡村的模型
  5.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6.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7.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7.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