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升华与经验转化(诗歌评论) ——从牧之的几首诗歌谈起

作者:右手江南   2023年05月29日 14:32      0    收藏
打开《诗刊》2019年10月号下半月刊,牧之诗歌《布依铜鼓十二则》赫然在列。读了一遍,很有意蕴,再读一遍,却有别开洞天的情境之美。读、评牧之诗歌多年,今日整理书稿《纸上苍茫:当代少数民族诗人作品赏析》,才发现这些年断断续续给诗人牧之写了十余篇的评论。自觉得写的不够系统,且对于诗人作品的梳理也不够精细。仔细回想写第一篇评论的初衷,就是单纯地喜欢,喜欢一个诗人的作品,就会把诗誊抄在笔记本上,就会把好的句子记在心里,就会关注诗人的日常生活经验和思考,然后在诗歌的侧面进行诗意的注解。久而久之,就有了读后感似的评论。且由于诗人的经历和我的经历有颇多相似之处,都是农家子弟,都是通过考学改变了命运且坚守住了初心,在文学的道路上矢志不渝地行走着。这些共通的生活经验,于我而言,理解起诗人的诗歌创作有着先天的解析优势。由于我订阅了《诗刊》杂志,而这首诗又是牧之的新作,自然会多读两遍。诗人牧之是布依族,“布依铜鼓十二则”是布依族特有的生活习俗:是“贵州贞丰县布依族逢节庆和红白喜事或其它大型活动时,由寨老组织,用两面古老的铜鼓悬挂于木架或堂屋中央,用竹片敲击铜鼓,演奏十二则称为布依族铜鼓十二则” 。书写本民族的生活习俗,升华自己情感的同时又能适时转化个体经验的情绪表达,是诗人写作的责任也是使命。
诗分三节,且看诗人的叙述。第一节:“在高原,这是我们祖先留下的密码/有影无踪,却有岁月的惊心动魄萦绕/铜鼓十二则,祖宗曰:/‘怒而击则武,忧而击则悲,喜而击则乐。’/只要在心里祷念,沧海桑田/都在我们哼唱着的布依民谣中/净化时光与遥远的风雨烟云”,这是一种近乎自说自话的叙述,有别于诗人之前外向型的叙述。牧之的抒情诗,在早期时,大都热情奔放,这可能和他在新疆的生活经历有关,与大自然进行情感上的共融,久而久之就有了把抒情主体悬于情感之上的外向型表达。而在这首诗里,他明显是在剖析,是在对自己熟稔的情感进行自省式反问。“祖先留下的密码”已然说明了一切,神秘性、神圣性,都在字里行间弥漫着。有铜鼓声,可怒、可悲、可喜,是表达群体情绪的一种风俗。诗人作为群体的一员,也深受感染。
第二节:“俯揽高原大地的苍茫,日月星辰/穿山越岭,我们祖先的铜鼓/在岁月的马蹄声和狼烟四起的骨骸中/诠释尘世的斑驳与沧桑的波诡云谲/直到勒进高原的伤痕,涉过沟壑/和我们在风雨寒暑中演绎着/祖先对天神、地只、人鬼的问卜”,一种想象的铺垫,一种情绪的延伸。诗人完全沉浸在拥有的幸福之中,这种对于原始图腾的崇拜,对于寻根的探求,是一种本能,也是一种来自心底的叹服。
而第三节:“铜鼓的声声叩问,那是祖先久远的智慧/和高原的春风浩荡一起/摆渡时光的轮回,之后/撩开岁月的的逶迤与布依人的豪迈/等铜鼓十二则在辽阔中雄浑响起/在苍穹的极目之处,如莲盛开”,情绪上连接在了一起,升华了主题。诗人借这首诗,主要是想表达心中对于“根”这个意象的阐释,其实就是对于生命经验的一种绵延。你像“祷念”“哼唱”“涉过”“盛开”等词语,皆有象征、指代的意义。现代诗人、诗歌理论家袁可嘉先生在《诗与意义》中说:“我们必须牢记,每个单字在诗中都代表复杂符号,而非日常应用时的单一符号;它的意义必须取决于行文的秩序;意象比喻都发生积极的作用如平面织锦;语调,节奏,神情,姿态更把一切的作用力调和综合使诗篇成为一个立体的建筑物;而诗的意义也就存在于全体的结构所最终获致的效果里。”据此,我们可以体味到,诗人在《布依铜鼓十二则》一诗里暗设的情感密码,需要反复阅读,才能把它们从诗歌的意境里抽离出来。
据我长期阅读牧之诗歌的体会,他那近乎朴拙的写作方式,其实隐藏着“返璞归真”之意。用一种匠心来写诗,近乎于一种赤诚、热情的追逐,我觉得这种写作是一种对审美的敬意。我们生活在一个快节奏的生活里,大家做任何事都求快,赚快钱、做快事,反而在“快”的速度中,忘记了初心和本源。而写诗,是最不能求快的,要慢下来,要让诗心慢下来,诗情慢下来。牧之用一种素朴的叙述,告诉我们,好诗就在慢慢地行进中发现的风景。以“慢”对抗“快”,减速、凝视,风景尽收眼底。从《民族文学》《诗选刊》《星星》诗刊到《诗刊》,牧之发表的诗歌刊物档次越来越高,而他发表在刊物上的每一首诗每一章散文诗我都曾细读过。他变换着技巧,变换着表达方式,在诗歌的技艺上不断超越自己,一步一个脚印,一步一个台阶。他用布依族赤子的深情,将自己所见所闻写下来,为读者留下了更多的作品,以供探讨。
再打开《诗选刊》2022年第9期,看牧之的这首《在云盘山,看万峰成林(节选)》。诗人在“题记”里这样写道:“在兴义市乐立村八组海拔一千二百多米的云盘山看万峰成林,心旷神怡,遐想翩飞”,兴义市是诗人工作、生活的地方,这首诗既可以说成是“行吟诗”,也可以说成是“记游诗”。和《布依铜鼓十二则》向内的情绪不同,这时诗人把情感打开,向外释放内心的感叹与抒怀,第一节直抒胸臆:“攀登,再攀登/海拔一千二百多米,云盘山/在岁月中挺起脊梁/我们慕名而来/带着圣贤们的思想/和云盘山上的植物一起/和高原的太阳一起/聚焦磅礴逶迤的万峰林/看将军峰,在霞光下/接住落日,大喊一声/苍山如海,群峰万壑/便风起云涌,扑面而来”,这一节有“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嵌入诗中,和植物、太阳聚焦在一起,自然的诗境,自然的写意;第二节:“山下,风吹稻浪/黄昏深处,离开故乡的人/正在我们走过的小路/经受雨雪风霜/而万峰林深处的大顺峰/在和云盘山顶上我们的呼喊/将渐行渐远的故乡俯瞰/那隐逸在峰林深处的长亭古道/一边是游子思乡的遥想/一边是无尽的乡愁弥漫”,由山景移动到乡愁,抒情的方向在转移,其情感未变。最重要的诗人的情感转换很自然,我在想要是我来写,是否会有诗人如此自然地转换,且语言清新,其实心中没有这个自信;第三节里:“在云盘山,静听岁月拔节的声音/八月的雨水,不甘寂寞/在太阳的余晖之下,远眺/峰林之外的孤帆远影/而云盘山上的蝴蝶/在我们的眼前,与不约而至的风/演绎着我们祖先对海的梦想/而风景,比我们更执迷于时光中/隐秘的攀登,诗意的遐想”,“演绎着我们祖先对海的梦想”这一句是整首诗的灵魂,是一种向往,一种对大山以外的向往,这种向往催生着一种抽离和联想。第四、第五节可以放在一起阅读:“此时,我们想起一棵老榕树/正在村边的老井旁,与春风/一起唤醒树梢的鸟鸣/而步履蹒跚的老人正在树下/冥想他逝去的岁月和青春/阳光的碎片正从枝叶的缝隙间/如露珠滴落,我们仿佛看到/远方的风,有我们的时光/在岁月里隐姓埋名,左冲右突/纳灰河,在我们的眼前一闪/圆月高悬谜一样的云盘山顶/正等一场我们童年的游戏开启//我们在云盘山/与万峰林对饮成三人/霎时,一颗流星划过夜空/思绪,浮想联翩/我们最想念的/那个远离故乡的诗人/他床头的明月光/是否还疑是地上霜/他花间的一壶酒/是否还是我歌月徘徊/而此时,时光穿越的隧道/安静得没有一点我们想要的憧憬/我们魂牵梦萦的那个孤帆远影/已停泊在我们祖先向往的海上/和我们孤独的身影交织在一起/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第五节有很多古诗化用的表达,其实,提升了诗歌的意境。这首诗,表面上写的是“云盘山”,实则诗人在这里把“山”作为抒情的对象,拟人化、修辞化、比喻化的表达,引申为一种生活的感受,对岁月流逝的惋惜。一方面,是云盘山的风景的确给了诗人以震撼和启示,另一方面,生活本身的困囿,急需要一种情绪的释放。而云盘山扮演着这个释放的对象。“阳光的碎片”一句,颇得我心。有神来之笔。读完《在云盘山,看万峰成林(节选)》,忽然间对生活中的苦难和磨难就释然了,是一种以情景冲击心绪的过程。
打开《阳光》杂志2015年第10期,找到《牧之的诗》这一页。这一页刊登的大都是短诗。牧之的短诗大都是凝思、神思之作。这可能和他的职业有关系,有一段时间,牧之做着通讯员的工作,写新闻报道追求时效性。他写短诗,也是强调那种电光火石的感觉。我喜欢的这首《与水为邻》:“与尘埃分手,与水为邻/唱歌的人与花朵比昨日消瘦/四面八方涌来的喧嚣/与掩面而泣的旅人,在水边低吟/有诱惑、有缠绵、有沟壑、有期待//流水清寒,把秋风翻转/我们在生活的背面,身着素袍/坐在风里,与时光留影,怀念/旧时光里的一抹斜阳,之后/横舟野渡,与水为邻”,一首诗就是一幅素描,一幅简笔画,“水”的意象在语言里澄澈起来,干净起来。诗人在凝视水时,产生的联想,是心境的折射。主体是水,实则以水喻心境。上善若水,厚德载物。对于水的价值判断,以这一个立足点为出发,然后写心境,就能开阔不少,自然不少。塑造生命的最好方式,就是让自然去塑造,就是接受命运的诗意点化。
诗人林莽说:“当一首好诗诞生时,仿佛有一组音乐的旋律,突然从生命的某一部分升起,使整个身心为之一热。这源于内心的愉快与痛苦,唤起了我们内在的创作激情。也许,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感的律动。我确信,诗歌是生命经验和文化经验的集合,生活中所有的一切,为人的文化本能确立了表达的依据与可能。人类的文化、民族的历史、生命的感知等的积淀,使每一个人都具有了由情感的经验转化为某种艺术形式的本能冲动,那么艺术形式与手法的变化也就是必然的了。”读牧之的诗,时常能够感受到情感升华与经验转化技巧运用的魅力。生命经验每个人都有,但是如何进行精致入微的转换达成幽深的想象,实则是一个底蕴和文化修养的问题。这来自于诗人的积累,来自于诗人平素生活里对自我的认知。其实,归根结底是一种爱,对母土的爱,对生活的爱,对自我价值的认同。诗人牧之热爱着生活,他的热爱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非虚伪、矫揉造作,这种真诚与真心汇聚的爱,在诗歌里表现出来,是一种意境的诗美。诗歌说到底还是一种美学形式的呈现,而美学来自于内心世界的折射。这给我们写诗之人以提醒或者以启示,只有真正去热爱生活,真心的活着,才能写出好诗。
责任编辑:系统管理员
扫描二维码以在移动设备观看

诗讯热力榜

  1. 以诗为媒,续写“山乡巨变”新故事
  2. 当好乡村娃的“大先生”
  3. 王二冬的快递诗生活:于时代洪流中探寻微光
  4. 每日好诗第425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5. 关注乡村与灵魂之爱:也人诗集《向南不惑》品读会举行
  6. 第422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7. 每日好诗第425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8.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十辑
  9.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2024第二届“天涯诗会”征稿启事
  1. 中国作协召开党纪学习教育动员部署会暨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
  2. 每日好诗第424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3. 每日好诗第424期(旧体诗)入围作品公示
  4. 除了诗歌美学,还应强调诗歌力学
  5. 细节是诗意生成和传达的强大动力
  6. 2024“春天送你一首诗”征集选 |第九辑
  7. 致敬巨匠,百年诗情!北京法源寺百年丁香诗会今日开幕
  8. 第421期“每日好诗”公开征集网友评论的公告
  9. 海峡两岸诗人在漳共品四月诗歌诗与城市光影——2024闽南诗歌节在闽南师范大学开幕
  10. 2024年橘花诗会诗歌征集获奖名单公示
  1. “东京梦华 ·《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京举办
  2. 东莞青年诗人展之三:许晓雯的诗
  3. 2024年“春天送你一首诗”活动征稿启事
  4. 屈子行吟·诗歌之源——2024中国·怀化屈原爱国怀乡诗歌奖征稿启事
  5. “唐诗之路,诗意台州”第八届中国诗歌节诗歌征集启事
  6. 东京梦华·《诗刊》社第40届青春诗会征稿启事
  7. 每日好诗第419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8. 《中秋赋》中心思想
  9. 每日好诗第420期(现代诗)入围作品公示
  10. 中国南阳·“月季诗会”采风作品小辑
  1. 中国诗歌网开通“《诗刊》投稿专区”
  2. 《诗刊》征集广告词
  3. 清新旷达 笔底无尘——读温皓然古典诗词
  4. 同舟共济,以诗抗疫——全国抗疫诗歌征集启事
  5. 关于诗和诗人的有关话题
  6. 赏析《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
  7. 公告:中国诗歌网“每日好诗”评选相关事宜
  8. 寻找诗意 美丽人生——上海向诗歌爱好者发出邀请
  9. 以现代诗歌实践探寻现代诗歌的本原
  10. 首届“国际诗酒文化大会”征稿启事 (现代诗、旧体诗、书法、朗诵、标志设计)